
大中矿业启动2-4亿元回购计划叠加高比例分红 铁锂双轮驱动构筑增长新引擎
日期:2025-04-29 浏览:33 次
随着铁矿扩产项目的逐步落地、两大锂电项目的逐步建成投产,大中矿业有望实现“黑色黄金”与“白色石油”的双轮驱动。在周期底部逆势扩张、技术降本构筑壁垒的背景下,大中矿业正以真金白银的回报,书写传统矿企向新能源龙头转型的新篇章。
4月28日,国内铁矿龙头大中矿业(001203.SZ)发布公告称,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实施最高4亿元股份回购,这是继2023年完成2.7亿元回购后,公司再度祭出4亿级资金回馈股东,叠加铁矿资源储量突破6.9亿吨、锂电项目加速投产等利好,引发资本市场高度关注。
根据公告,本次回购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及股票回购专项贷款资金,回购价格不超过12.72元/股(较当前股价8.41元溢价51.25%),预计可回购15,723,270股至31,446,540股,占总股本的1.04%至2.09%,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或用于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公司表示,此举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长期价值的合理判断,旨在“维护投资者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公司长期健康发展”。
不久前的4月18日,大中矿业公告宣布拟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 2 元(含税),预计本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 2.97亿元(含税)。
值得关注的是,大中矿业已连续四年实施高分红政策,累计派现15.01亿元,每股分红1元,累计分红占累计净利润的33%,且公司近三年累计分红总额占年均净利润比例近90%。以当前股价测算,股息率达3.5%以上,创历史新高。市场分析认为,在铁矿价格波动、锂电项目尚未达产的背景下,公司仍坚持大手笔回馈股东,凸显其现金流实力及长期价值锚定。
作为国内独立铁矿采选企业龙头,大中矿业近年来通过持续勘探实现资源量跨越式增长。截至2024年底,公司铁矿备案总资源量达6.90亿吨(TFe≥28.87%占比超80%),其中2024年当年安徽周油坊铁矿和重新集铁矿合计新增资源储量高达1.74亿吨,在民营独立铁矿采选企业中(排除综合型钢铁公司),大中矿业资源量稳居全国第一。
在新能源赛道,公司两大锂矿项目进展迅猛。湖南季祝山锂矿通天庙矿段探明Li₂O矿石量4.9亿吨,Li₂O矿物量131万吨,折合碳酸锂当量达324万吨,根据《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DZ/T0400-2022)的规定,已属于大型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全行业锂资源储备比较来看,据公开披露信息显示,大中矿业位列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紫金矿业、盐湖股份、宁德时代、永兴材料之后,暂时排名第七。
据大中矿业披露,公司另一锂矿资源四川加达锂矿具备大-超大型矿产资源潜力,已圆满完成首采区探矿工作,并已将勘探报告报自然资源部评审,目前正在加紧推进储量评审流程和其他探转采手续。可以预计未来加达锂矿通过储量评审备案,将进一步增加大中矿业的锂资源储量。
在近期举办的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大中矿业表示,四川项目副产锂矿具备销售条件,2025年公司锂矿将会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湖南锂矿的开发利用方案已经通过了专家审查,取得采矿证的历程更进一步。
不仅资源储备完善,大中矿业在铁锂领域的技术突破显著提升竞争力。在铁矿端,公司通过永磁电机替代、井下无人驾驶等技术,2024年,铁精粉单位销售成本仅为370.62元/吨,处于行业较低水平,与此同时,铁精粉毛利率高达57.86%,显著高于行业水平。锂矿端,首创TBM隧道掘进模式,将7.3公里的采选连接隧道工期压缩至1年,工程效率极大增加,单吨运矿成本显著降低;湖南锂云母项目的选矿环节采用强磁预选工艺,有效降低了选矿成本,提高了锂精矿的品位。
高效的经营管理同样是大中矿业的核心竞争力。公司采矿、选矿、冶炼等主要生产环节均为自营的一体化模式,使得铁精粉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5.47亿元,公司总资产154.17亿元,净资产65.1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7.8%,为锂电项目提供充足“弹药”。
随着铁矿扩产项目的逐步落地、两大锂电项目的逐步建成投产,大中矿业有望实现“黑色黄金”与“白色石油”的双轮驱动。在周期底部逆势扩张、技术降本构筑壁垒的背景下,大中矿业正以真金白银的回报,书写传统矿企向新能源龙头转型的新篇章。
文章转载自:财联社。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返回】 |